机械小E

机械小E

email
telegram
follow
x

在xLog上發布筆記前的想法 #241116

1. 初遇以及想法#

最初是通过某个群发消息,了解到有个叫做 Follow 的邀请码。开始并不在意是什么。上个月翻看某论坛的时候又看到这个关键词,了解到是一个 RSS 的在线阅读软件。由于之前一直都有折腾这方面的事情,于是就注册了 Follow 的账号看看。然后在 Follow 上看了些文章,知道了是 DIYGod 的产品(之前也有接触过他的 RSSHub,RSS3),发现他的另一款产品就是这个 Xlog。可能是 Follow 的体验不错(可以集合订阅很多平台的内容,甚至外网的一些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内容),以及引入了區塊鏈和代幣的特別之處,我也註冊了 Xlog,嘗試使用。

對於 Xlog 的個人理解,從功能的角度來說,就是博客。特點則是能將內容的發布記錄寫入到區塊鏈上(代表這篇文章的發布者為錢包地址擁有者),而文件的存儲則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某種存儲機制(星際文件系統 IPFS )來實現。對於這個特點到底有什麼特別的作用,我也特地去了解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大概知道這種形式的應用,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一種產品(區塊鏈 1.0 就是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加密貨幣;區塊鏈 2.0 則是以太坊、智能合約和通證之類的;區塊鏈 3.0 則是去中心化的應用)。這種產品基於區塊鏈的技術,可以將某些信息寫入區塊鏈,以證明其所有權和內容的不可篡改性。

然後是對賺取的理解。文章的發布和打賞,以賺取代幣。這些代幣一旦被市場所認可,便能兌換實際的收益。而早期的開發者和投資者可以在代幣主板上市後,獲得較大的收益。目前在 Xlog 上發布文章內容,幾乎沒有費用。但免費的也有可能也是最貴的。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就有可能消失和不可用。相對微信公眾號封閉的中心化的生態,這種開源的去中心化的東西,讓我覺得很不錯。雖然開始使用的時候,有很多的 Bug,甚至註冊都有問題。但仍希望這個平台能獲得成功。雖然我也知道要培養起用戶習慣不容易,各個國家對內容的審核限制可能讓這個平台難以壯大发展……(突然想到和 X 的發展可能有點像,連名字都有點意味。然後大佬真的很厲害,能在信息聚合和信息發布上都能與最新的區塊鏈技術相融合,真是年輕有為)。

2. 記錄的內容#

我其實沒有發布筆記習慣,包括之前註冊的 QQ 空間、博客、微信公眾號、自建的博客網站…… 但是我卻做了不少的筆記和日記,紙質的和各種各樣電子的。去年以來,漸漸發現自己記錄的東西回憶不起來。仿佛我從來沒有記錄過一樣。那我記錄的意義又是什麼呢?老了以後去回顧嗎?當初努力地整理了很多的筆記,發現很多對現在的自己已經毫無用處,更別提以後。我想如果只是無目的地閱讀學習,然後記錄筆記,沒有形成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學習只是在做無用功。而整理發布自己的讀書學習筆記,將結果展示出來,則能將學習結果成果化。需要自己用順暢的語言,有邏輯地表達,形成自己的認知。所以重要的是通過輸出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理解力,獲得更加深刻的印象。重在記錄和整理的那個時刻,未來的回顧反而是相對次要的(當然也能給未來的自己提供參考)。

以前不適應去發布任何內容,因為覺得自己的文筆不好,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布出去的內容丟人。遮遮掩掩,不願意展示給別人。因為就自己看,筆記也就隨意記錄,不能好好整理思路,態度不對。實際的觀眾也好,我心裡的假象的觀眾和審判者也好,似乎對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種負擔,讓我編寫文字的時候都反復去琢磨,花費很多的時間。而這些琢磨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勇敢些去面對這些的過程,努力整理好資料的過程,也是在進一步回顧和改變認知的過程。所以,就當有個假想的觀眾,然後盡力去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和想要表達的內容,而不必去在意真正的觀眾。所以寫下來是有必要的,即使會花費很多的時間。

我會記錄什麼呢?讀書學習的筆記,各類日常日誌之類的吧。會先在自己的知識庫裡編輯發布後,再考慮遷移到 Xlog 裡。至於為什麼選擇這裡,免費開源暫時還沒有廣告是一個方面,還有就是我也需要一個更好的閱讀自己文庫內容的網站。至於觀眾就隨緣了,如果我的內容可以帶來反饋就更好。分享自己的內容,給有緣人帶來啟示也算一種幫助。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去輸出好的內容,然後提高自己的認知。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